1.新浇混凝土受冻后如何处理

2.寒潮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为寒潮?

3.天气越来越凉爽了 ,请问保养车子还需要格外注意什么?

4.冬季施工方案

新浇混凝土受冻后如何处理

抗冻分几个等级_天气抗冻等级规范

关键是评估受冻的严重程度,在混凝土中游离的水结冰体积膨胀会破坏混凝土的组织结构,这部分是不可逆的,必需清除干净。

在低温中没有结冰的混凝土仅是强度增长受到影响,在后期加强养护中仍可增长到设计强度。这部分可以保留。

两者之间用高标号砂浆加以衔接,但要注意所在位置,做法和施工缝处理相同。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为固相(水)。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旱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

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临界强度,各国规定取值不等,我国规定为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也不得低于35千克每平方厘米。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少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4种方法。

调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①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②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③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④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⑤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蓄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外部加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①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②蒸气加热。用蒸气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③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④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幅射加热。

抗冻外加剂

在—10℃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上述4种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适用范围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应根据工地现有条件,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方法结合作用。

当环境温度降到0 ℃左右时,混凝土施工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这是施工界的常识。如何针对冻害原因制订施工措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下面试结合具体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几点看法。混凝土的冬施措施有很多,华北地区常用的是综合蓄热法, 下面结合冻害原因重点探讨一下综合蓄热法的防冻机理。

1 抗冻临界强度

1. 1在冬季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某一界限值时,由于结构已初步形成,具备了抵抗冻胀破坏的能力,混凝土再受冻亦不会被冻坏,这一强度称做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抗冻临界强度的提出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制订混凝土冬施措施的重要依据。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就是要使混凝土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1. 2大量试验和实践表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水灰比、降温速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且素混凝土和掺防冻剂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亦不相同,其值可按规范确定。一般说来,掺防冻剂后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略低一些(相对空白) ,这是因为混凝土掺防冻剂后其含水量减小、冰晶变的较为分散软弱且减弱了冻胀效果的缘故。

2 防冻剂的防冻原理

防冻剂是根据混凝土冻害机理,结合抗冻临界强度、最优成冰率、冰晶形态转化等理论,并总结长期冬季施工实践研制的,一般由四种成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

2. 1 早强成分

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振动。主要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使之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后,能加快混凝土硬化速度,克服负温、低温造成的强度增长缓慢现象。

2. 2 引气成分

在混凝土体内引入微米级的细小气泡(有益气泡) ,其作用:

1) 切割、封闭混凝土内的连通孔道(有害孔道) ,减轻冻胀时的裂纹扩展;

2) 引入的大量气泡起到膨胀“缓冲器”的作用,吸收冰晶膨胀应力,减轻冻害。在混凝土内引入气体3. 5 % ,可消化6. 6 %的体积膨胀,在成龄阶段,可起到提高抗冻融能力、改善耐久性的作用。

2. 3 减水成分

其作用:1) 减少拌合水,从而减少游离水总量,从根本上减少可冻冰的含量(但亦应保持一定含冰率) ,消除冻胀内因;2) 通过减水成分的分散作用,释放包裹水,消除劣质水泡,使粗大冰晶转化为细小冰晶,优化水泥水化环境,减轻胀冻压力。

2. 4 防冻成分

多为一些有降低冰点作用的无机盐,作用可概括如下:掺防冻组份(以NaNO2 ,掺2 %为例) 的水溶液冰点约为- 1. 5 ℃,当温度降到- 1. 5 ℃时,孔隙内临近受冻侧的游离水开始结冰,冰体内无机盐部分析出,剩余游离水中盐的浓度变大(冰点进一步降低) ;当温度继续下降(如降到- 5 ℃) ,又有临近受冻侧游离水部分结冰,剩余游离水浓度继续增大..,持续这一过程,直到亚硝

酸钠最低共溶点出现,孔内全部游离水结成冰。由此可见,防冻成分的作用是在连续降温过程中保持混凝土体内始终有一定的液相水存在(过冷水) ,使水泥水化能持续进行(尽管此时水化速度已较常温大为减慢) 。

由此可见:防冻剂的防冻机理是综合性的,是多种效果的综合体现。世界上并不存在某种一掺就灵的防冻剂,“防冻”只是最终的效果,它是通过早强、引气、减水、防冻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而且防冻剂的使用效果与工程的施工情况也有关系,所以说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

3 防冻剂的正确使用

3. 1 正确理解“使用温度”

任何一种符合标准的防冻剂产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使用温度”(如- 15 ℃、- 20 ℃) ,说使用温度就是“允许混凝土施工的温度”并不错误,但应着重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联系起来理解,即在环境温度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前,混凝土必须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这样混凝土才是安全的,否则混凝土有可能被冻坏。混凝土的使用温度越低,说明该防冻剂的防冻效果越好,混凝土越有更多的时间(含负温区) 来增长强度,从而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目前国内生产的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温度多在- 10 ℃~ - 15 ℃之间(可适用于日最低- 15 ℃~ - 20 ℃的情况) ,温度再低,防冻剂配方设计难度越大,不确定因素也增加,从这个角度讲,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非得要求防冻剂的使用温度一定低于施工时的最低环境温度,关键是必须在温度降到防冻剂使用温度前就使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 2 采取覆盖保温措施

综合蓄热法的基本做法是覆盖加掺防冻剂,必要时对水和砂石料进行加热。覆盖的作用是使水泥水化热量和原材料加热热量留在混凝土内部的时间长一些,尽量延长水泥正温水化时间, 这一点非常重要。保温做得越好,混凝土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 的时间越长,越有时间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为达到这个效果,覆盖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应结合外加剂的使用温度、抗冻临界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3. 3 搞好施工组织

防冻剂的使用效果必须通过良好的搅拌、振捣来实现,搅拌延长30 min 是为了使外加剂更充分的混合,外加剂搅拌不匀甚至会引发事故。再者防冻剂有一个最佳搅拌时间和最佳振捣时间问题,过度会使其中的引气量减小,不足又会使其中的气泡分布不均甚至产生粗大劣质气泡,这些都会对防冻不利。此外,最大限度缩短运送距离,搅拌站搭设保温棚,输送管外裹保温套,架子车覆盖保温被,工序衔接紧凑等措施都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延长正温养护时间,尽快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 4 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主要参照湖南大学吴震东提出的“吴震东公式”进行,它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华北地区主要用来做验证性计算。要点是:

1) 根据原材料和环境温度计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 ;

2) 计算混凝土由此温度降至防冻剂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h ;

3) 根据成熟度公式计算在上述养护时间内混凝土能达到的强度,MPa ;

4) 比较该强度是否大于抗冻临界强度,确定冬施方案是否可行;

5) 施工时留置同条件试块,在环境温度降至防冻剂使用温度的前1 d 检验其实际强度,看是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 5 掌握防冻剂掺量

有人将说明书上的掺量视为基准掺量,施工时根据实际温度上下调整,这种做法是冒险的。一般地,比较正规的防冻剂产品在配方设计时掺量与使用温度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存在调整问题。防冻剂的多数组份都有最优掺量问题,适用范围十分狭窄,掺量与功效并非线性关系。比如将3 %掺为4 %,各组份将都增加33 %,很可能造成因含气量增加导致强度下降(约5 %~10 %) ; 因Na2SO4 、NaNO3 增加致使碱含量增高而对耐久性不利。若由3 %变成2 % ,则功效肯定不是减少33 %的问题,而是更多。不仅防冻剂,其他外加剂亦是如此。

寒潮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为寒潮?

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次较强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范围地区大幅度的降温。我国很多媒体都习惯称之为“寒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种现象应该称之为“寒潮”。那么什么是“寒潮”,什么是“寒流”呢?二者如何区别呢?下面作一下具体的解释: 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寒潮的发生原因: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带来的结果: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寒潮南下,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常有大风沙天气。在淮河以北地区一般表现为少雨,偶尔有降雪。过淮河后,降水机会增多。在我国冬季,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现一次,但比较强大的寒潮,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大致出现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个别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发生。当寒潮向南方大规模流动时,暖空气也随之“节节败退”,因此所经过的地区,首先要受到暖空气的影响,温度显著升高。如果所经过的地区原来就已经在暖气团控制下,那么在寒潮前面暖空气不断输送之下,也会出现温度猛烈升高的天气。因而经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两天。 寒潮侵入我国的的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并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另外还受我国的高山峻岭阻挡的影响。 那么寒流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要清楚什么是寒流,就要先来了解什么是洋流。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 洋流产生的影响:洋流的主要影响是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暖流流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洋流主要成因:是海面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寒潮是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而寒流则是属于洋流(海水)流动的范畴。因此,我们说寒潮和寒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天气越来越凉爽了 ,请问保养车子还需要格外注意什么?

冬季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北方很多地区最低温度已经到零度以下了,车也怕冷,所以关于冬季车子保养和使用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应该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冬季用车养车的注意事项,都是一些最基础的常识,没有做的车主要及时做。

1.关于防冻液的更换。无论新老司机,到了冬天说起车子的养护问题,最先想到的都是防冻液。车子出厂时冷却系统里面加的就是防冻液,所以一两年的新车不需要去管它,只检查是否缺少即可,少了只添加无需更换。超过三年的车辆则需要重点关注一下,不同车型厂家要求的更换周期不同,有的要求三年换,有的要求五年换,所以需看一下自己车的保养手册,到了更换周期最好换掉。据经验观察和车主反馈,大部分车防冻液使用五年没什么问题。另外也可以到4S店检查一下冰点,如果太高了,在当地使用有被冻的风险,一定要更换。

2.关于机油的更换。现在所有的车用的都是四季机油,也就是一年四季都是用相同的油,冬季不需要刻意去换所谓的冬季机油。四季机油粘度等级要么是5w的要么是0w得,即使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下也没有问题。因此只有保养周期到了才需要换机油,冬季不需要去管机油的问题,长时间没有保养了,只需检查一下液面高度是否正常即可。

3.关于胎压。如果是夏季充的正常胎压,到了冬季胎压一定会下降。夏季气温二十几度,冬季零下十度,气温能差三十度,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气压也会随之下降0.2-0.3,原来充到了2.5,冬季只有2.2了。因此冬季需要检查一下胎压,补充到厂家建议的标准值,无需充得太高或者太低。太高或者太低对轮胎寿命都是有影响的,太高轮胎鼓得比较大,橡胶承受的力大,如果太低,则变形比较大,行驶时反复弯折严重。另外胎压不正常对行驶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

4.关于电瓶。三年以上的车辆需重点检测一下电瓶,要用电瓶检测仪检测,它能测出电瓶的好坏,4S店以及卖电瓶的地方都有这个仪器。出现过很多车夏季没问题,到了冬季就打不着火了,电瓶寿命到了。电瓶的性能与气温有很大关系,气温越低性能越差。所以为了预防电瓶亏电导致车辆打不着火,要提前检查一下电瓶寿命。

5.玻璃水的更换。要换成防冻玻璃水,根据自己当地的气温情况选择冰点合适的,一般比最低气温低5-10度就可以。比如最低气温是零下10度,选择冰点是零下20度的就没有问题。夏季用的玻璃水一定都不是防冻的,所以一定要记得更换,不然结冰了很麻烦。自己换就可以,它没有放水口,只需把旧玻璃水喷完,再倒入新的就可以。

6.关于轮胎。南方地区用车根据轮胎寿命更换就可以,东北地区冰雪天气比较多的地方,建议更换雪地胎,它的抗低温性能更好,胎纹更大,湿滑路面行驶会有更好的抓地力,制动性能也会更好。北方偶尔有冰雪的地方,每天都要用车的,可以备一套防滑链,必要时安装上。

冬季施工方案

冬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为确保冬期施工质量,加强冬季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特制定本措施,希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冬施安排原则:

1.1 按照现行施工规范规定,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在五昼夜低于+5℃ ,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1.2 根据山西地区多年来大气气温最高最低月平均记录看出,当连续五昼夜平均气温为+5℃,最低气温为-3℃时的气温情况大约时间处在十一月至三月中旬。

1.3 在做冬施方案选择时,除了要考虑影响冬施的主要因素外,还要考虑结构类型、水泥品种、工期的限制条件以及综合经济分析情况,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从加快工程进度期限着眼,选择出最佳方案,达到用最低的冬期施工费用,获得优良工程之目的。

1.4项目部要对所有在建工程及冬期施工期限内准备新开工程、工序进行一次排队,根据各工程、工序重要程度,工期要求,轻重缓急进行组合分类。凡是不利于冬施的分项工程,如室外粉刷、回填土工程等,应提前或推后安排,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减少冬施费用。各工程能起保温作用的,如墙外侧粉刷、防水、砌筑、回填等项目宜提前施工,以利降低临时保温措施施工费用。

1.5 根据工程进度必须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权衡利弊,采取临时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科学地组织施工。

1.6 在冬期施工中,根据本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及我们历年来冬期经验,今年仍采取以加热保温为主,适当掺用外加剂的方法,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或复合使用。

二、冬期施工准备工作要早抓:

凡列入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工序,必须在进入冬施前,充分做好管理上、技术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

2.1 摸清承建工程施工情况,认真做好工程、工序排队;

2.1.1 在建施工项目,根据需要分清轻重缓急,结合具体施工对象的技术条件,安排好冬施计划。

2.1.2 按照“扫零”、“抢外、安内”的具体作法,在冬施前做好扫清工程项目,抢施室外零星分散项目。

2.1.3 凡能在冬期上冻前完成而冬期又不易施工的项目,一定要抓紧施工。

2.1.4 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的项目,在采取相措施的条件下应保证各层循环的“结顶”,以保证(冬期施工)工程的施工进度;

2.1.5地下室外粉刷、防潮层、回填工程,应本着先外后内,先阴后阳,要争时间尽快做上找平层,待基层晾干立即粘贴卷材,分层回填,确保冬期上冻前完成各工序工程,避免雨雪冻坏而影响质量。

三、冬施现场管理:

3.1 做好现场水源防冻,对给水管、临时水塔及其它盛水器具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注意消防设备、消火栓、消防水管的保温防冻。

3.2 落实热源,做好装置各种采暖,加热设施并做好消烟除尘工作。

3.3 提前做好冬施材料,如煤、草帘、席子等及各种附加剂、防冻剂、早强剂等的现场储备。

3.4 做好清理场地、储备各种大堆材料,如砂子过筛,土方覆盖防雪防冻。

3.5 做好对现场的动力线、电源、控制设备和动力机械的接地接零装置以及运输负荷,按照机械冬期运输使用规程,冬施前进行检查。

3.6 做好现场临时取暖设施,如机棚、供水供气管线等的保温防冻工作,并保证消防道路的畅通。

四、冬施几项要求:

4.1 加强天气预报信息工作,项目部管理人员专人按时将天气预报通知施工班组,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2 测温是掌握积累工程质量资料的重要一环。确定测温人员,项目部负责组织测温细则和岗位职责。

4.3 相应固定掺用调配外加剂人员,并监督直接操作人员按掺用量严格把关。

4.4项目部应根据技术要求,编写出冬期施工需要的材料机具计划,由材料部门负责备料,分期分批组织供应。

4.5项目部及各专业分包技术负责人以及施工员,在冬施过程中,要针对工程项目部位,及时提出和采取有效措施并注意掌握有关数据,积累资料。

4.6预拌混凝土生产中心应在混凝土中掺加早强防冻剂;水泥品种在冬季施工中宜采用早强水泥。

五、冬施技术措施:

5.1 土方工程

5.1.1 土方工程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方可确定。施工前应周密计划,作好准备,达到连续施工。

5.1.2 开挖基础(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受冻,若基础开挖完毕与基础施工之间有间歇时,可采取在基底标高以上予留适当的松土或用其它保温材料搭盖。

5.1.3 冬期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予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适当增加。

5.1.4 室内基础,基槽或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回填。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间断时必须搭盖保温,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

5.1.5 回填量大的工程,一定要做好回填土保温防冻工作。

5.1.6 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如回填土的上部产生冻层,必须将冻土铲除至松软土,而后按回填土分层夯实至设计规定之密度。

5.1.7 砖砌分项要分段浇水施工,随砌随回填保温。

5.1.8 冬期施工时,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均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安全。

5.2 冬期砌筑工程

当予计连续10天内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3℃时,砌筑工程的施工应当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5.2.1 冬期施工所有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1 砖或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 污物,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或砌块。

5.2.1.2 水泥灌应搭棚保温,防止在低温下长期受冻。

5.2.1.3 砂浆宜优先采用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5.2.1.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5.2.1.5 拌和砂浆时,水温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5.2.2 普通砖和空心砖在正温下砌筑时,应适当浇水湿润。在负温条件下砌筑时,一般不易浇水,且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冬期施工的砖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灰缝不应大于1cm。

5.2.3 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采用外加剂法砌筑,可采用氯化钠抗冻剂、氯化钙亚硝酸钠、硫酸钠等防冻剂掺料,根据洛阳地区情况一般用氯化钠抗冻,较为经济和实用。其方法为:

5.2.3.1 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5.2.3.2 砂浆可根据当日施工气温掺用单盐,-5℃以下掺。

5.2.3.3 每日砌砖后,应在砌筑表面上及时搭盖双层草苫或草袋保温,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

5.2.4 冬期施工,砌筑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通过向建设单位办理核定手续后,提高一级砌筑。

5.3 冬施砼及钢筋砼工程:

根据GB50204-92规范规定:凡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砼工程和钢筋砼工程的施工,应按冬期施工方法进行。

5.3.1 冬期浇筑的砼,在受冻前,砼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砼,为设计标号的30%,(矿碴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砼,为设计标号的40%),不大于C10的砼,不得低于5.0N/mm2。

5.3.2 砼的冬期施工,应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进行控制,并应据此施工。

5.3.3 地坪、垫层等无筋砼,采用热拌砼,提高入模温度,上边毛毡搭盖。

5.3.6 承重结构如砼挑梁、现浇板结构,一般用蓄热法和掺早强外加剂、防冻剂等,其掺量及适用条件应由试验及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决定。

在一定龄期内采用蓄热法,掺外加剂仍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蒸热棚,电热等其它养护方法,但必须遵守有关规程,并做出单项工程组织措施。总之,具体采用何种办法,需根据工程情况,项目部及各专业分包技术负责人决定。

5.3.7 冬期砼使用的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32.5号及以上,最小水泥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5.3.8 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20℃,冬期张拉予应力钢筋其温度不宜低于-15℃。

5.3.9 普通碳素结构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20℃,低合金结构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15℃时,不得剪切和冲孔。当普通碳素结构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16℃时,低合金结构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12℃时,不得冷矫正和冷弯曲。

六、冬期施工管理:

6.1 为了及时掌握气温变化和砼温度,项目部及各专业分包要建立测温小组,具体业务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测定下列温度,并做好记录。

6.1.1 日大气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

6.1.2 砼用水、砂的加热温度(搅拌站负责)。

6.1.3 砼的入模温度和正在养护的砼构件温度。

6.2 砼浇灌前应必要防冻措施,测温孔要有布置,并逐孔进行编号。用蓄热保温法养护构件测温,每昼夜不少于四次。并填写在冬期施工砼日报中。工长应填写砼工程施工记录,养护不少于10天。

6.3 整个测温工作,项目部及各专业分包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检查测温记录。

6.4 砼试块,除应按GB50204-2002第7.4.1条规定留置组数外(常温下),尚应增设1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检查砼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强度。

七、安全措施:

7.1 项目部及各专业分包有关部门,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期施工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做到普遍发动,人人重视。

7.2工长要分别组织各班组工地的技术工人,分别学习一次本工程的冬期施工及验收规范,即冬期施工中的有关章节。

7.3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认真贯彻执行防火制度,对于防火的重点场所,如仓库、配电房、木垛、木工房等应有足够的防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安全。施工现场严禁烤火,一切动用明火的作业,如焊接、保温火炉要执行防火规定,加强用电管理,严防因电而引起火灾,建立严格的安全防火责任制度。

7.4 冬期施工前,各单位对宿舍、办公室 、仓库、食堂及其用火、防火设备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冬施期间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爆、防煤气中du,严禁在办公室、宿舍内私拉乱扯电线、插座。

7.5 对露天使用和存放的机械设备,要做好防冻设施,以免产生冻害。

7.6 一切电动设备均要安装良好的接地装置,安装触电保护器,闸刀要严格装箱加锁,室外要有防雨、防雪、防潮措施。运输构件机械设备通过架空线路时,要遵守安全距离的有关规定。

7.7 砼、砂浆外加剂使用的亚硝酸钠等,是一种有du、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使用中要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不得露天存放,在仓库存放必须与易燃、易爆的物品隔开,发放时必须将该品之危害性讲清,加强管理,采取限料领发,用后多余部分要及时收回保管。

7.8 物料提升机要有针对性的冬防措施。如防滑、防风、防火、防爆、防漏电,工具绳索使用前应检查,指挥要准确无误,不得善自离岗或找人代替。

7.9冰雪天气车辆行驶需有防滑措施。